114.03.19身障養老EVENT

偏鄉長輩食堂樂齡保健保健康,銀髮廚藝教學顧營養!

interview

偏鄉長輩食堂樂齡保健保健康,銀髮廚藝教學顧營養!


    「今天午餐要吃什麼?」年輕人每天中午腦中浮現的問題,外送平台隨手一點,專人外送到府,吃飯這件事易如反掌,但對於台南老化、偏鄉的長者卻是「今天隨便吃一吃」,身體功能衰退、不便外出,一個罐頭可能就讓長輩連吃好幾天……。因此,「統一企業社會福利基金會」(以下稱社福會)發現了偏鄉長輩營養的需求,於是在2017年開始成立及推動偏鄉長輩食堂(迄今已30個據點成立運作),鼓勵鄰近在地的長輩,能走出來至社區關懷據點享用午餐;並且至長輩食堂除了,還能上課顧筋骨

推動樂齡長輩,平常要保健才能保健康
   社福會三月十九日邀請台南市安南區本淵骨科診所--胡凱翔院長至安南區塩田里長輩食堂,教導長輩們認識退化性關節炎。胡凱翔院長提到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關節部位因軟骨過度使用磨損,或是滑液分泌發生異常,讓關節活動受到影響,就會產生疼痛、腫脹、發熱、僵硬等關節炎症狀,嚴重的更會造成骨刺、關節變形影響活動能力。全身上下的關節都有可能會發生,最常見的是膝關節的退化問題,其次是髖骨關節的退化,根據研究統計80歲以上的長者,超過50%都有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。長輩只要關節開始退化產生疼痛就會更不願意行走,嚴重甚至連下床都有困難,當長輩活動量降低,身體機能也會隨之變差,是不可不重視的問題。
    而當你發現已經出現以下這些症狀,更要正視關節退化的問題:
1. 無法走久或久站:退化的關節容易疼痛或腫脹,會使得活動能力下降。
2. 關節感覺僵硬:一早起來時,要拖很久才能下床,或是久坐維持同一個姿勢
   太久,要稍微活動一下關節才會比較鬆能活動。
3. 走路、活動時可能會出現喀喀喀響聲。
4. 關節無法打直:當退化性關節嚴重時,關節甚至會變形或出現O型腿的狀況
   如果有以上症狀,建議可以到醫院做X光做進一步檢查,如果有發現退化的症狀就要積極治療,防止持續惡化。
   胡院長鼓勵銀髮長輩,平日提早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是更能免於後續治療痛苦的根本方式,生活型態的改變可以從正確坐姿站姿調整起,像是避免駝背、避免翹腿、站三七步、長期久站久坐,鞋子可以選擇有包覆性和支撐性的,減少長期穿高跟鞋、夾腳拖的習慣。並維持健康體重,並強化肌力,舒緩關節壓力。如果有膝蓋運動傷害時,要積極保養,把握冰敷熱敷、休息、減少承重並後續復健。
   現場交流時間,更有許多長輩舉手提問胡院長,平常如何透過飲食,保健關節?胡院長回應日常飲食多注重蛋白質、鈣質、維生素D3的補充,可以強健肌肉和骨骼密度之外,保健食品(如魚油、玻尿酸……等)也可以是輔助保養關節的另一項重要的選擇。
廚藝教學交流,注重提升長輩飲食營養
    社福會四月十六日邀請統一企業公司黃國華專業廚師,至楠西區灣丘社區長輩食堂進行廚藝教學,國華廚師主要教學了日四道料理,包括花生醬沙拉涼拌西芹、地中海式煎櫛瓜杏鮑菇、鮮美露鍋塌豆腐、蘆筍紅蘿蔔炒銀杏
    黃國華廚師說「我們會把菜細幼一點、先川燙再拌軟化纖維,讓牙口不好的長輩可以咬的動」,分享下廚烹調長輩飯菜的小撇步,這些「厚工」的步驟,是廚師對長輩細微愛的表現。另外,黃國華廚師也注重菜色配色,讓原本無滋無味,平淡單一的飯桌,有了許多美味的樣子。現場學習的食堂志工朋友們回饋,感謝廚師帶來的一日主廚廚藝交流,在在提升料理的美味及營養,原來,透過季節時蔬、配色、擺盤交乘之後,是能夠讓長輩食指大動,多吃一碗。相信長輩們的日常生命力也在這些顏色中逐漸被打開,願意走進食堂吃一份溫暖的餐,打破獨老在家的孤寂。


長輩食堂提供社區照顧網絡
    社福會劉瓊穗副總幹事分享,基金會設立長輩食堂,當初是以「吃飯」為誘因,讓地方長輩都能走出家門,來到食堂作伙吃飯,和村里鄰居話家常,提升人際互動;行動不便的長輩或身心障礙者,就由當地社區志工協助送餐,四菜一飯一湯,能吃飽、吃好、吃得健康!如今,每天中午,村里的阿公阿嬤們會準時出現在我們合作的這30個社區據點食堂一起吃飯,彼此像家人般聊著,漸漸形成一個互助生活網絡,不僅凝聚村莊,「食堂」更成為長輩在每日的日常中,一個重要的地方。另外,提升食堂的能力,所以日後也會持續推動廚藝交流及保健課程,讓長輩可以吃到營養和健康永續的滋味。
    長輩食堂設立的目的除了穩定長輩的餐食,更像是一扇窗,讓長輩能持續與外界接觸;也透過專責的社區志工,為長輩適時連結照顧資源,如「日間照顧、提供生活物資」等,接住長輩每一個需要的時刻,完整銀髮照顧網絡。
 

NEXT 下一則

111.05.18111年度廚藝觀摩交流活動

©統一企業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